讓基督顯大的心思 (二)
壹. 前言
今年要在腓立比書中挖寶,挖什麼寶? 挖心思方面的寶貝。這些看不見內心世界的光景決定了我們外在生活的表現。其實這就是內在生活的真諦,因為今年四方面的主題:『讓基督顯大的心思』,『像基督謙卑的性情』,『以基督標竿的追求』, 『靠基督喜樂的滿足』講的都是內心尊主為大的內容。
[箴23:7] 人心怎麼思量,我們為人就怎樣。
[箴4:23] 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
上次在 [腓 1:1-11] 內挖了寶,為了上次沒聽到的弟兄姊妹,先複習上次的重點:
1. 提拔年輕的同工 (v 1a)
♦ 基督耶穌的「僕人」重在身分,「使徒」重在職分,保羅書信中只有腓立比
書單獨用「僕人」,大部分用「使徒」,也有「僕人」和「使徒」並用的。
當單獨用「使徒」時,表明有真理或治理的道理要說明(e.g., 羅、加、西、林
前後…),腓立比書單獨用「僕人」,沒有大道理,是信仰生活化的藝術。
♦ 其中2/3有是帶著提摩太寫的(帖前後、林後、腓、西、門、提前後) 。提摩太
年輕時與保羅同工,幫助建立腓立比、帖撒羅尼迦等教會,服事常流 淚、灰
心、軟弱、膽怯 ; 保羅曾因馬可的軟弱而與巴拿巴分手之後揀選提摩太同
工,經過十多年之後,能接納年輕同工的軟弱並提拔他。
在提拔年輕的同工時要注意的心思:
(1). 注重內心屬靈的光景(所是的)重於能幹、熱心、有恩賜(所作的),神的恩典
會可以使軟弱的人變剛強 (e.g., 彼得),但悖逆的人無法接受恩典 (e.g.,猷大)
在事奉中要注重People 重於Performance.
(2). 開始禱告、觀察、為天城教會下一個十年培植教會的工人,否則事工交接
不下去 ; 個人領受: 長執團隊最好有蒙恩年歲10年以上的來帶領5年左右
的有心羨慕善工的年輕同工。
(3). 屬靈的成熟是須要時間、急不來的,有些人特別有恩賜,但要能承擔教會
的責任,必須付上流淚、挫折、跌倒後靠基督的恩典再爬起來的學習!
成熟須要靈命經過時間春夏秋冬的考驗,e.g., 攀附在大樹上的爬藤過不了
嚴冬的考驗。每天規律的飲食、運動、休息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長。
在聖經人物及教會歷史中中有許多年輕人因為愛神而被神使用的: e.g., 大衛年
少牧羊時受膏 ; 馬利亞十幾歲被揀選童女懷孕 ; 約瑟 30 歲作埃及宰相 ; 以撒華
茲(Isaac Watts, 1674-1748) 改變古老詩歌: #47 Joy to the World (1719) , #69
When I Survey the Wondrous Cross (1707), Morgan 13 歲第一次講道, 23歲在倫
敦西敏寺講道, 二次世界大戰德軍轟炸倫敦時, 每星期天晚上兩千多人聽他講
道, 在昏天黑地中穩定了人心, 『政治上看邱吉爾, 屬靈上看Morgan』。
2. 聖徒在基督耶穌裡的地位 (v 2)
♦ 「住腓立比、在基督耶穌裡」- 入世又出世的身分,要留意現實但要超越現實 ;
~ 基督徒具有地上和天上雙重國籍: 不斤斤計較於地上的得失,以天上的事
為念 ; 有Look up 又Look Down 的人生觀 - 就是「讓基督顯大的心思」;
♦ 如何實際的在生活中應用Look up 又Look Down 的人生觀?
~ Jim Om : (1). 這世界本非一切, 因此讓我們不再以世界為是 ; (Look down)
( This world is NOT all there is, STOP acting like this world is all there is. )
(2). 這生命也非唯一的, 因此讓我們活在神旨意的永生裡 ; (Look up)
(This life is NOT all there is, START living the eternal life that God wants you
to live.)
~ 當工作和家庭和事奉有衝突時該如何作決定 (e.g., 升遷或搬家)? 要不要試
著放在「讓基督顯大的心思」下來作決定? 縱使一時有疑惑,但是萬事互
相効力,必定叫「愛神」的人得益處!
~ 再以擴建教堂的過程為例,在過程中「讓基督顯大的心思」決定了結果!
神藉著過程來試煉我們屬靈的品德,結果必定叫「愛神」的人得益處!
3. 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心思 ([腓 1:3-7]):
♦ 保羅在腓立比的時間不長,但卻接受他們的餽送,看他們為傳福音的合夥
人,同勞苦、同流淚、同享受、同喜樂而不是雇主和雇工的關係。
♦ 最蒙恩典的教會是同(基督耶穌的)心合(基督耶穌的)意興旺福音的教會,並不
是有恩賜的教會; Unit 不等於 Uniformity – 不是非得用同樣的方式、方法。
腓立比教會也有兩位在福音上勞苦卻不能同心的姊妹,仍要靠主喜樂。
4. 愛心在知識和見識(經歷)平衡,歸榮耀給神的心思 ([腓 1:8-11]):
(1). 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,能分別是非 (為著自己的追求)
(2). 作誠實無過的人(為著別人得福音的好處)
(3). 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 (叫榮耀稱讚歸與神)
~ 愛心必須受知識和見識的平衡;愛心加上知識和各樣見識,才能符合神的
旨意,給人有真實的益處。沒有知識和各樣見識的愛心,往往領人離開正
道,反受其害。
~ 「誠實無過」在原文意為『在陽光下檢定』。據說當時有些賣雕刻石像的
人,常用蠟來填補石像的裂縫;買石像的人惟有將石像放在太陽光下曝
曬,若有裂縫,蠟一熔掉,就會顯露出來。所以『誠實』這個字在原文有
『無瑕、純粹、真實』的意思。「無過」有不使人跌倒,不絆倒人的意思。
貳. 本文
今天繼續從[腓 1:12-20] 來挖寶!
1. 因福音興旺而超越環境捆鎖的心思 ([腓 1:12-14]):
[12]弟兄們,我願意你們知道,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,[13]以致我受
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,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。[14]並且那在主裡
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,越發放膽傳神的道,無所懼怕。
♦ 傳福音的人被關了,傳福音的工作看似停頓了,怎麼說「更是叫福音興旺」?
e.g., 小敏在監獄裡教唱詩歌、傳福音 ; Jim Eliot 殉道後,寡婦帶殺夫土人信主 ;
文革期間傳道人被逼迫、教堂被關門…卻叫「主裡的弟兄越發放膽傳神的道,
無所懼怕」(v 14),
♦ 保羅被囚在御林軍中,雖有限度自由卻24 小時被鎖鏈綑綁,懸而不決。
~ 你有類似的環境嗎? 坐移民監? 為了身份替人打工,總覺得龍困淺灘,有志難申?
~ 保羅本來想去羅馬傳福音的,卻因宗教,政治的因素被移送到羅馬監獄成了犯人,
案子懸了幾年…,他在獄中的心思:
~ 是為了叫福音興旺,顯明為基督的緣故 (V.12-13)
~ 在御營中傳福音,並且增加弟兄們信心和膽量(V.14)
~ 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,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 (v 4)!
如果我們都存保羅興旺福音的心思就不會以被綁在家中,單調的工作,升遷無
望,甚至病臥在床所苦!
♦ 事實上任何身份,職位 (總統,乞丐,董事長,主婦) 都要面對不同環境帶來的
苦難,壓力 ; e.g., Fanny Crossby (1820-1915)生下來六星期瞎眼,40 歲以後卻寫
了不少詩歌: e.g. #78 十字架 (1869),#633 莫把我漏掉 (1870,#471一路我蒙救主
引領 (1875), #560 有福的確据(1875),#354 祂隱藏我魂(1890),#558 靠近主…
活到95歲!
2. 因基督被傳開而超越人的心思 ([腓 1:15-20]):
[15]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分爭,也有的是出於好意。[16]這一等是出於愛心,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;[17]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,並不誠實,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。[18]這有何妨呢?或是假意,或是真心,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。為此,我就歡喜,並且還要歡喜;[19]因為我知道,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,終必叫我得救。[20]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羞愧。只要凡事放膽,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
♦ 保羅不但處在監牢中還要面對麻煩的人…
~ 慚愧的是: 大部分加給傳道人的麻煩來自教會內部,尤其是同工!
~ 你在生活中碰到麻煩的人嗎? 排擠,打壓,出賣…你在傳福音的事上( 教會的
服事中) 被人批評,甚至結党要加增你的苦嗎? 你怎么應對? 分党分派或離開?
♦ v 19 的「得救」- 從監獄中被放出來!
(1). 聖徒的祈禱 e.g., 司布真教會地下室的Heating System (禱告)
(2). 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從心靈的監獄中被放出來 -
♦ 什麼叫「顯大」? How?– 用放大鏡看的結果 - 叫人在我我身上看見基督!
~ 教會歷史上有 John Wesley (1703-1791)和George Whitefield (1714-1770) 對人
得救真理不同的解釋,但 John 卻謙卑的認為George 更靠近主的寶座。
~ 今天為著教會的作法不同而結黨分派是何等傷主的心! 我們何等須要有保羅
「這又何妨呢? …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。為此,我就歡喜,並且還
要歡喜」 的心思 (v.18)
參. 結論
♦ 「讓基督顯大」的心思是 Look up, Look down, Look out, and Look in 的人生觀!
♦ 換個眼光看環境 (可以選擇),心境完全不同 - e.g., 空水桶盛水的人生觀 :
~ 不論裝多少水上來, 到頭來總是空空的又被丟下去 - 多無趣的人生!
~ 每次空空的被丟下去,總可以多多少少的裝了水提上來供應人 – 多有意義
啊!
不只是強調正面積極的思想,而是有「讓基督顯大」的心思的人生觀。